科学家揭秘银河系最快速恒星的奥秘
3月6日,科学杂志(Science)发表了由欧洲南方天文台S. Geier小组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小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中,团队使用了位于夏威夷的10米级Keck II望远镜以及Pan-STARRS1巡天望远镜,发现了一颗银河系速度最快的恒星。该超高速星以每小时1200公里的速度飞行,这一速度远超过了银河系在太阳附近逃逸速度420公里/秒。
这颗超高速星与已知超高速星形成方式不同,它是来自于Ia型超新星爆炸后的残留伴星。这项研究中,S. Geier博士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测定该恒星距离、视向速度和切向速度,而韩占文小组则主要负责理论解释。美国《纽约时报》、《国家地理》等多家国际媒体对此次科学研究进行了报道。
对于超高速恒星的形成,一种主流模型认为它们是在经过银河系中心时,与中心大质量黑洞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过,这项研究排除了这一可能性,并推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即这些恒星可能起源于双重系统,其中一颗白矮体从另一颗氦球状变量获取物质,最终导致Ia型超新星爆炸。在这种情况下,该氦球状变量获得极高速度,最终逃离到现在所处位置。
Ia型超新 星是宇宙学距离测量工具之一,它们被用于探索宇宙是否在加速膨胀,以及暗能量存在的事实。此前的一些观测已经表明,这些类型的 Supernovae 可以用作标准蜡烛来确定遥远对象之间的距离。但目前还不清楚它们之前是什么样子的,这对精确测距和理解宇宙学有重大影响本次发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早在2009年,韩占文小组就提出了一个关于氦双重系统作为Ia型 Supernovae 前身的一个模型,他们预言将会找到这样的快速运动着氦球状变体。本次发现支持了这个模型并且正在寻找更多类似US 708这样的例子,以验证这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