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中晚期关中地区先民农业活动研究有了新发现
仰韶中晚期关中地区先民农业活动研究有了新发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系尚雪副教授课题组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科研团队合作在科技考古国际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上发表论文。文章通过植物考古与稳定同位素分析,对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旱作农业活动适应提供了新见解。
早期农业活动演替研究对于了解新石器时代社会复杂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究团队选择了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岔口遗址,对出土碳化作物种子开展植物考古与稳定同位素分析。岔口遗址出土农作物组成已黍为主。粟黍作物较高的δ15N值显示其生长于营养条件较好的土壤之中,可能存在较为稳定长期的施肥行为。
?
岔口遗址粟黍稳定同位素散点图 研究团队供图
已有气候变化研究显示,仰韶文化中期(距今5700~4900年)气候逐渐趋于冷干,面临环境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关中先民需要生产更多的食物来满足生存需要。这一时期的关中地区总体来说黍的重量百分比稍高于粟,先民通过施肥来维持土壤肥力。仰韶文化晚期(距今4900~4500年)的干冷程度加重,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出现衰退的趋势,遗址数量和人口密度下降。这一时期作物中粟的重量明显上升,有的遗址中占比超过了黍,粟黍的δ15N值变化不明显,施肥强度与之前接近,研究者推测除了有先民继续施肥的可能以外,还可能与土壤有机氮的持久性有关。综合关中与中原的植物同位素数据,研究发现关中的高度施肥的比例要高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这也许与黄土本身的土壤条件与需求相关。
此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粟黍作物比重的转变是旱作农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通过作物重量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在距今6000~5000年,关中和海岱依旧是黍的重量占比更高,而在距今5000~4500年时,这三个地区的重量全是以粟为主。这一结果表明,粟真正从重量上超过黍子,成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优势组成要在距今5000年前后。粟作物显著比黍高产,这一变化为之后旱作农业的持续扩张、人口的增长以及早期文明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
关中和中原施肥程度对比 研究团队供图
?
中国北方关中、中原、海岱地区距今6000~4500年粟黍重量比变化 研究团队供图
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共同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3.1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