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郝晓光与其竖版世界地图引领社会新视野
人民日报:郝晓光与竖版世界地图,革新社会视角
在一场媒体报道的社会盛会上,郝晓光站起身来,他是一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就在多年前,他曾在卫星导航系统研讨交流会上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颇具深意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北斗卫星覆盖范围忽略了‘北冰洋方向的战略需求’?”
当时,专家们介绍的是二代北斗卫星系统布局方案,其中美国被标记在中国东边,而不是北边。郝晓光拿出他自己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比划着说:“当时‘北斗二代’覆盖范围的策略,主要依据的是传统世界地图所展现的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
郝晓光绘制了4个不同版本的全球地图,有东、西、南、北半球4个不同版本。在这张地图上,美国确实位于中国之北。这份调整后设计方案最终得到了采纳。
单之蔷表示,这次“挺身而出的”行为,对于挑战国人400多年的“世界观”,是极其重要的一步。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在科学领域,更是在改变人们对地球的地理解释和认知。
虽然有横版地图,但没有竖版,这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北京飞纽约,是太平洋航线更短还是北冰洋航线更短?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郝晓光创作的地图得到解答。
他坚持己见,即使有地球仪也需要大费周章重绘一张平面的世界地图,因为它不能提供全面的视角。而他的系列《系列世界地图》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为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尽管面对批评和质疑,如“谁能解决这个难题?”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提出了“双经双纬”编制《系列世界地志》的设计方案,一套为四版,以实现全面展现地球面貌。
经过不断试错,“离经叛道”的郝晓光终于找到了心目中的“完美切割线”。他沿着南纬60度把地球切割开来,在南半球版上,这条切线是 北纬15度。这两幅完整保留形态的地理关系,使得每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被完整呈现出来。
这样的尝试,不仅在科学界引起了一阵轰动,也让公众开始思考关于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个复杂而又精致的大球体——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