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媒体报道反复探索郝晓光将世界地图竖立新篇章
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武汉分所,一个不起眼的房间里,一位专注于一幅大型竖版世界地图的人——郝晓光。张小叶摄
该图为新的南半球版世界地图,已于今年9月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通过全数字化高程数据计算生成的地形和地貌,不掺杂任何人为的描绘成分。
传统的横版世界地图无法完全展现地球的真实面貌,它们必须利用投影技术,这种变形使得南极洲面积被夸大了几倍,而郝晓光创造出的竖版世界地图则沿着两条纬线“切开”了地球,“仿佛从太平洋上空永恒不变的观察点下俯瞰到了新的世界”。
在“南半球版本”的竖版中,白色的大陆如同孔雀展翅;而在“北半球版本”,许多国家距离被拉近了,以亚洲和欧洲为中心的地理位置,使人们能够完整观察到这个我们居住的小星球。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曾因在地图上发现两块边缘形状吻合之处推动了“漂移说”;郝晓光也怀有这样的希望:有一天人们可以通过这张竖版世界地图获得灵感,就像哥白尼或魏格纳那样推动地球。
然而,在竖版地图诞生时,郝晓光面对的是无数批判和阻力。他花费数十万,每次都前往北京拜访那些曾经撰文批判过他的权威专家。在这一过程中,他也结识了一位著名的地理专栏作家、执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单之蔷,他们的情谊是这样结下的:“多年来,我总在办公室附近碰到他,他提着一个黑色的旅行箱…每次见到我总说:‘怎么样?神了吧,不会扑空。’”
后来,这位极有声望的地理界才子成了郝晓光最重要的一份力量支持者之一,当年批评过新地图的人们,如今几乎都成为新地圖拥趸。在11年的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这张被众望所归的 竖版世界大气压力分布示意図 的出版日。这一切,是不是又一次证明,那些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物,最终还是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态重塑我们的认知?
对于这些背后的故事,我们是否能真正理解其深刻意义呢?当我们站在那个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地理空间前,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感受那份来自另一个角度视角下的奇妙美丽。但无疑,这个过程已经让我们开始思考,从未想象过的事情,也许真的可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