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智能交通信息网大数据引擎智慧出行新篇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量的不断攀升正推动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的数据通信已经达到了PB级别,大数据已成为描述大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一种方式和代名词。
云计算是继19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变革之后,又一场技术革命。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兴起,智能交通系统正在逐渐成为未来交通系统发展方向之一。
智能交通系统是通过集成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以建立一种实时、高效且综合性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在这套系统中融合了交通设施减少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安全性提高效率等多个过程。
那么,大数据给智能交通带来了什么呢?根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大约1950年全球人口只有31%居住于城市,而到了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0%,预计2050年将达到70%。这意味着我们注定要与城市相伴相生,无论喜或恶。
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的京藏高速55公里长堵车震惊世界,再加上2014年的首都北京“首堵”新外号,上榜多国拥堵城市排行榜前几名,中国交通拥堵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政府部门开始采取措施,如公共交通积累乘客出行海量数据,并创建公共 transportation模型,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情况下的应对预案。道路上的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收集车流量、客流量信息结合道路监控设施及指挥控制系统形成智慧交通管理体系。而卫星地图分析道路流量得到实时信息供管理部门使用或公布于众供出行者参考决定路线规划。
智能手机普及后,始终打开GPS或北斗定位应用提供商收集并分析这些数据以分析实时道路拥堵状况流动趋势或特定区域聚集程度发布给出行参考。这一切都显示现在企业政府利用大データ云计算改善提升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在解决都市面临的问题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虽然云计算、大資料技術已經成為各個領域重要工具,但我們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對於數據處理能力有限;不同系統間共享運用困難;對於未來趨勢預測乏力;以及無法滿足民眾需求。大資料時代不僅僅是數據儲存與處理更快,更需要破解混雜複雜情況下精確決策。此時此刻,這就是科技如何影響生活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