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交通时代安企致力成为智慧民航物流引擎
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中国智能交通正在成为推动民航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民航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智慧机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安防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8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国民航信息化与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这次论坛深入探讨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并就智慧机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随着智慧机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安防企业洞察到这一趋势并积极作为,争当智慧民航引擎,为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统计,我国民航累计完成周转总量1083.1亿吨公里,其中国内航线完成694.6亿吨公里,占比约64%;国际航线累计完成388.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1%。预计2019年运输业数字化转型支出将占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的9.28%,美国和中国将是数字化转型支出的两个最大地域市场。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对航空运输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我们需要加快航空运输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实现降本增效。
目前,在全面提升机场管理水平方面,一些安防企业已经投身于智慧机场建设中,他们通过提供一站式ICT解决方案与产品、推出 airport people recognition solution、利用AI技术助力改革以及发力周界安防等多种方式,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航空系统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华为以其先进的ICT创新技术和专业知识,为航空运输行业提供支持;瑞为则推出了面向空港的人脸识别布控方案,使旅客通关过程更加快速且安全;云从科技利用AI技术助力民航改革,将其产品覆盖全国超过50多个机场;广拓则发力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和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以保障地空之间无线电通讯完整传达;金万码专注于巡检产品研发与制造,其巡检系统被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采用;而新华三则提供全栈式安全解决方案,可以应对数据、工控、物联网等不同细分领域业务需求,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构建意图感知型主动防御体系。
未来,不仅需要继续加强对这些新兴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还需不断创新,从而确保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将是我们克服挑战并促进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大环境下,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机会成为这场变革中的翘楚,而那些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并勇于尝试创新的人,将会赢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