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流程装修结束后难道还需要核算免漆板款吗
当装修完毕,业主们兴高采烈地迁入心之所向的居所时,却在细致核对装修款项时惊讶不已。绝大多数家庭的装修费用都超出了预算,并且常常超过合同约定的10-15%范围。那么,这种超支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呢?保障网希望能够为业主解开这个谜团。
一、核算装修款项:是否有未列入合同的额外增加项目
是不是自己抵挡不住施工负责人的甜言蜜语和坚持推荐,顺势增加了许多装修项目?
二、核算装修款项:是否存在额外支付情况
是不是很多原本应由设计公司购买的物品,最终却变成了个人买单?
三、核算装修款项:检查合同中的重复计算
审查合同数据,看看是否存在重复计算,比如涂料是自己买来的,而预算中已经把涂料费付给了设计公司了吗?
四、核算装饰工程量:审核所有施工面积
所有施工项目的面积是否经过自己的测量,如果没有,那么设计师就有可能从中动手脚,从而提高工程量并增加费用。
五、核算安装面积:检查计费标准
确认 装饰都是按实用面积计费,而非建筑面积计费,进行清点以确保使用的是建筑面积还是实际可用的空间。
不要轻信设计师推荐的建材选择
与设计师沟通时,不要仅仅听其一面之词,即使是一级家居设计师。在规划阶段,业主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对专业人士提出的建议持批判态度,不妨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些设计师与材料商勾结,在规划时故意推介某些板材或瓷砖。消费者千万不能盲目相信,在选购建材前最好先调查一下推荐建材的真实质量,最好自行采购!虽然设计师对其方案负责任,但如果等到过了一段时间再找他,他可能会找借口回避责任,因此最好选择大型装饰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通常更具保障性。
降低成本的小技巧: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节省开支,因为同一种材料因来源不同价格也不同,所以货比三家总是一个好的策略。
在采购过程中带上设计师或工人一起,可以让他们指引你找到物美价廉的地方,同时由于长期合作关系,你可以获得优惠。
采取“多便宜少贵”的原则,大部分内容采用便宜品,小部分精华采用高端产品,以达到既经济又富有的效果。
尽量避免寻求大的decorating公司,因为它们运营成本较高反馈也相应增多。
除非你的需求非常小,否则请专业人士帮你定制方案,这样钱花得合理且效果佳。
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最好不要直接雇佣工人来执行,因为这样看似节省,但实际上因为细节处理上的差异,你花下的钱远远超过得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