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媒体报道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华北深层地下水亏损趋缓呈对称减少
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记者谭元斌)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深层地下水储量变化监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亏损趋势缓解,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水资源研究》上。
据中科院测地所介绍,江利明研究员领衔的这项科研项目,通过深入分析深层地下水变化与地表形变相互作用,为推出一种利用时序卫星雷达干涉技术监测深层地下水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成功应用于沧州中部地区,这个区域被认为是华北最严重的地下水超采区之一。
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0年间,该地区出现多处沉降点,但也有部分区域出现了抬升现象。此外,该地区的深层地下水亏损主要由不可恢复弱透性岩石压缩释放引起,这意味着该区域面临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开始,该地区部分地点的 groundwater level逐渐回升,同时deep water loss rate呈现减缓趋势,这可能说明近年的节约用水措施对抑制deep groundwater depletion产生了一定效果。
江利明表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北平原长期遭受过度开采导致全球最大“groundwater sink”的形成,此一过程带来了广泛的地面沉降、groundwater resource depletion以及环境恶化问题。因此,对于理解深层地下水变化与地面沉降之间关系,以及精确评估华北平原深层 underground water storage 的动态更改,对于管理和调控这一重要区域的地下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江利明团队提出的新方法可以获取详细信息关于承压含有能力释放系统,并能够有效分离可恢复和不可恢复部分。这项工作不仅填补了华北平原弱透性岩石压力释放机理研究中的空白,也为确定这片大陆之下的deep groundwater storage dynamic change 提供了新的工具。(来源: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