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授时中心代表参与CCTF卫星导航时间传递工作组会议探讨天文学科研进展与自然环境影响
在11月28日,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CCTF)举办了其首次的GNSS时间传递工作组会议,这一盛会在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召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副研究员武文俊和钦伟瑾受到了主席P.Defraigne博士的邀请,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重要机构的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关于GNSS多系统时间传递、绝对校准以及UTC与GNSS系统时间偏差监测等议题。
在这场技术交流中,武文俊和钦伟瑾详细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维护时间基准的情况以及他们对于GNSS多系统时间传递研究进展。他们还展示了一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Metrologia上的北斗时间比对研究文章,该研究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纳入国际原子时计算提供了关键支持。此外,他们还分享了有关精密单点定位、时间差监测以及北斗3接收机开发的情况,这些内容引起了同行们的高度关注。
会议期间,一项利用国家授时中心基于UTC(NTSC)的北斗观测数据进行测试的手段被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和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共同实施。这项测试分析了北斗时频服务性能,并将其与GPS和伽利略系统进行比较验证。这不仅加速了北斗国际化进程,也推动了解决方案实验室与国家授时中心之间合作关系。
随后,在11月29日,钦伟瑾和武文俊访问并对位于德国的一座iGMAS跟踪站BRCH站进行升级维护。在那里,他们得以深入了解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负责的事务,从包括算法到钟组情况,再到各种手段及DCF77广播等都有所涉及。双方就这些问题以及未来合作意向进行了一番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