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储粮推动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左右

  • 学术交流
  • 2025年01月13日
  • 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科学储粮推动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左右 12月25日至26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指导农户科学储粮,优化粮食产后服务,助力农民减损增收,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已降至3%左右。 减少农户储粮环节的损失损耗,是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的重要一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

科学储粮推动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左右

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科学储粮推动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左右 12月25日至26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指导农户科学储粮,优化粮食产后服务,助力农民减损增收,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已降至3%左右。 减少农户储粮环节的损失损耗,是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的重要一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通过投资引导,累计为全国农户配置科学储粮装具近1000万套。粮食和储备部门出台推动解决“地趴粮”问题的具体措施,指导做好粮食产后短期储存,逐步消除“地趴粮”。 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引导农民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搭建科学储粮装具,保障储粮安全、减少粮食损失损耗。河北深入开展科学储粮“百社”、“百户”行活动,推广简单实用的农村“土专家”储粮技巧和储粮仓型。内蒙古兴安盟投入近400万元,制作并推广科学储粮装具,降低“地趴”储粮损失。福建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投资1.52亿元建设35.6万套储粮罐,有效防止农户存粮鼠吃虫咬。广西在全区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免费发放农户科学储粮仓44.8万套。 “截至目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已经降至3%左右。”该负责人表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支持建设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2023年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保障夏粮、秋粮收购,积极为农民提供粮食产后清理、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减少粮食损失超过200万吨。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仓储设施建设,仓储设施硬件基础不断夯实,绿色储粮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 粮食仓储设施规模逐年递增。有效满足粮食收储需要,截至2023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较2014年增长了36%。 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不断升级。“十四五”以来,国家新建和改造升级仓容超6500万吨,仓房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明显提升。 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大幅提高。国有粮库普及应用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技术,控温、气调、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依托国家科技计划,聚焦智能粮情测控、虫霉绿色防控、粮食低温智能联控、粮食清选等重点,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解决绿色储粮技术重难点问题。 “目前,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的合理预期范围内,粮食储存正在向绿色优储、保质保鲜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该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统筹推进科技平台建设、成果培育转化,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