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揭秘反复探究双11家电市场安静背后的真相
今年双11家电市场,除了海尔、美的等少数大企业们,在11月12日如期发布了双11的业绩战报,绝大多数的家电企业安静如日常,似乎对于今年双11大促并不关心。这个现象让人不禁好奇,家电厂商到底在想什么,又在干什么?
今年双11大促,天猫、京东相继公布的成绩单虽然没有发布具体的交易额等数字,只是表示取得“创纪录”的增长,但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状态和表现,却显得很安静!是双11大促对于家电市场和消费的一步步衰减了,没有啥价值了?还是家电厂商们对于双11的大作用和认同感下降了?或者说,双11对于家电产业存在哪些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
据掌握的信息显示:今年家电双11大促,加之“国补”政策叠加主要厂商的双向让利,最终创造了最近5年以来“价格谷底”,包括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以及厨房用具、高端洁具设备等产品价格均让很多行业内人士都感觉,“真的太便宜!比出厂价还要低”。
其中,一大批中高端精品家庭用电子产品出货量出现强劲反弹。多位家庭电子品牌及经销商透露:自10月中旬起,当这场特大的购物节启动后,由于国家补贴政策实施引导,大部分1级能效爆款以及精品型号即刻出现阶段性断货情况。而且,这种断货不是个别品牌或某几款产品,而是主要品牌主销品种持续性断货。
也就是说,在不少电子制造公司看来,即使是在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情况下,这个行业依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地位。特别是在随着这些国家补贴政策推动一线城市居民更积极地购买新型号商品时,更显得这一点。
具体来看,这场特殊的小型购物季,有变化也有亮点,不仅为众多品牌带来了销售机会,也给予了一线城市用户更多选择。然而,同时也是面临转型压力,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小规模生产者被排除在主流市场之外。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年里由于消费者的需求调整以及供应链上的紧张,它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行业,从而导致这一年的销售数据与往年不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营销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