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领航格力在中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中切换自如
董明珠带领格力在中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中“切换自如”,实现营业收入1550.07亿元,同比增长5.10%;归母净利润200.92亿元,同比增长9.77%。
多元化业务探索源于对单一业务线的担忧,2012年格力开启了对多元化业务的探索。其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已开始小规模外销,同时宣布启用小家电的独立品牌“大松”。
格力的多元化业务可以分为三个方向:消费品业务(全品类家电);智能装备板块(下游覆盖面包括家电、重工、汽车行业等);新能源方面(格力钛等储能技术方向)。
在智能装备方面,格力如今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超百种规格,基本完成了从工业机器人到核心零部件、数控机床的产业化布局。其数控机床产品销往北美、欧洲等地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高端”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以及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作为新晋行业外来者,格力没有选择大规模兼并、收购,而是决心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自主培养研发人才。
这注定是一条很艰难的路。在进入装备领域的前几年,格力“研发投入不舍上限”却多次陷入技术攻坚瓶颈期。面对外界此起彼伏的质疑声,董明珠却选择了坚持。2022年财报显示,格力电器智能装备的营收为4.32亿元。
董明珠不断带领格力推出手机、小家电、新能源车、芯片、小家电设备等业务,在不同行业赛道“切换自如”。但在外界看来这些多元化尝试并不成功,其中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似乎成为为数不少亮点。此前,她曾夸下海口:从2019年到2023年的未来5年,全年要实现6000亿销售目标。但目前情况尚未达标,我们拭目以待!